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“世界防治麻风病日”暨第38届“中国麻风节”。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为“全面消除麻风危害,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”。
图为宣传海报
一、什么是麻风病
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,主要侵犯皮肤、粘膜、周围神经及淋巴等组织。临床表现多样,如皮肤损害、神经损害等,严重者可导致畸残。
二、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长期与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染。
易感人群:儿童及少数对麻风杆菌免疫力低下的人易受感染。
三、麻风病的预防方法
定期体检:每年进行健康体检,一旦发现类似麻风病的症状应立即就医。
避免皮肤损伤:在生活工作中,要注意保护皮肤,避免损伤,减少感染机会。
谨慎处理污染物:被麻风患者污染过的任何用品,应谨慎清洗并处理。
预防性药物与疫苗:在麻风病流行性高的地区,可以提前使用预防性药物,并考虑接种卡介疫苗(注:卡介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,对麻风病的预防效果有限,但可能提供一定交叉保护,具体使用需遵医嘱)。
四、消除歧视与关爱患者
麻风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,不应成为患者受到歧视的理由。全社会应共同努力,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。